是欧是非岂无凭?高中生手游抽卡论文获奖
- +1 你赞过了
随着抽卡手游的盛行,大家对于爆稀有卡(高级卡)的掉率最为关心,而这很大程度归因于手气——也就是俗称“脸好不好”的问题,为了从抽奖池中抽出好卡,玩家乐于尝试各种姿势并套用各种理论。
据近日新闻报道,日本爱知县的一名高三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概率知识和数学图形软件,写出了一篇研究手游抽卡机制的文章,并因其独创性获得日本数学审查协会奖。
这位名叫武藤拓志的高三学生,对手游中的抽卡系统进行了研究。该文章分别在“完全抽卡机制”和“有限抽卡机制”下,计算了集齐所有道具所需要的数学期望(即平均次数),构建出了两种抽卡回数的数学公式模型。
这位高三学生研究的是在完全抽卡系统中集齐全部的道具需要的抽卡回数,所谓的完全抽卡系统是规定抽到某几种特定稀有的道具后会获得一个新的超稀有道具的系统。常见的完全抽卡系统设计是 A+B+C+D=E,手游的运营可以设定 A、B、C、D 四个稀有道具的掉率高低,通过人性的贪婪让玩家大量的氪金。
例如 A、B、C 的掉率高一些,玩家很容易获得这三个稀有道具,眼看就差最后一个稀有的道具 D 就能换到超稀有的 E,自然会有玩家砸重金大量氪金只为拿到 D 去换到 E。这种抽卡设计让很多未成年人沉迷其中,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日本早期的智能手机游戏广泛采用了这种抽卡设计,在 2012 年 5 月份日本消费厅明确表示这种完全抽卡设计已经触犯了日本现行的景品表示法,基本这种抽卡设计在日本手游中销声匿迹了。
这位高三学生研究的是在完全抽卡系统中集齐全部的道具需要的抽卡回数,主要研究的是两种掉率下的抽卡回数,一种是所有道具掉率相同的情况下抽卡回数E1一种是道具掉率不同,某1种稀有道具的掉率是 p 的情况下集齐全部道具需要的抽卡回数,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设想 E1≤E2,在研究文章中这位学生构建出了两种抽卡回数的数学公式模型。
也就是说,掉率不同,集齐全部道具的抽卡次数要大于所有道具掉率相同,那么这样所谓的抽卡,很有可能是开发商设定的概率骗局。
日本数学审查协会的意见是,这篇研究文章贴近日常的生活,同时有一定的原创性利用了高中范围内的数学知识分析身边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中,日本手游玩家的付费能力远超过其他各国。在日本,约 80% 以上的高中生都拥有智能手机。这对于日本手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体。根据日本 2016 年发布的内阁府针对高中生使用手游情况调查显示,98% 的高中生会在抽卡时付费。
不过我国的国产手游抽卡制度和日本手游不同,对于这方面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法规进行管制,各位玩家抽不出卡的时候也得思考一下,到底是自己血统太非洲,还是商家其实在利用概率设骗局。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